skaiuijing

引言

最近比较闲,翻阅书架时无意中看见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。

这本书不知道买了多久了,来来回回想尝试看完不知道多少次,但每次都没能坚持下去。

写一点随笔,希望这次能一鼓作气,把上卷先看完。

纯有与纯无

纯有是一种有,纯无也是一种有。因为二者都只具有最空洞的内容,只是证明一种有或无的概念,这也是精神最初始的精神。

为了方便起见,直接跳过导论,来到感性这里吧。

感性

“那最初或者直接是我们对象的只是,不外那本身是直接的只是,也即对于直接的或者现存着的东西的知识。”

看见第一句就头疼了,按照笔者个人理解,感性是最直接的、最理所当然的精神,但是除了存在本身便没有存在,因此也是最贫乏的内容。

感性的贫乏

事情之所以存在,是因为它存在。感性的理解层次仅仅限于事物的直接性,这是一种纯有。

这一个

当我们说出感性的东西时,我们是把它当作一个普遍性的东西来说的,也就是说“共相”。

共相,就是一对多中的一。

由于感性确定性自身共相是它的对象的真理,所以纯存在就仍然是它的本质,不过纯存在不是一种直接的东西,而是一种以否定性和间接性为本质的东西,也就是纯有。

确定性的消失

感性的确定性的真理现在就在自我之内了。

我看见了房子,并肯定那是一所房子。我看见了树木,并肯定那不是房子,而是树木。两条真理都有直接看见的确定性,但是一个确定性却消失在另一个确定性中。

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消失的就是那个作为共相的我,我成为了一对多中的一。但正如我不能说出我所意味的这时,同样我也不能说出我所意味的自我。

因此感性确定性经历到:它的本质既不在对象里也不在自我里,它所特有的直接性既不是对象的直接性也不是自我的直接性。

(笔者:??????)

扬弃与回归

1.我指出这时,并肯定它是真的;但是当我指出它是过去了的东西或者是被扬弃了的东西,因而扬弃了前面一条这里。

白天的这时和晚上的这时,肯定不是一个东西,因此真理性和确定性是不存在的。

2.我现在肯定第二条真理,即现在是过去了,是被扬弃了

3.但是过去的东西现在肯定不存在,于是我们就扬弃了那过去了的存在或被扬弃了的存在,亦即扬弃了第二条真理。

这样一来,我就否定了对于这时的对于这时的否定,于是就回复到第一个肯定,即这时存在。

建立起这一个,反而是建立起另一个。扬弃这一个,而这一个本身又要被扬弃。

这样也不行,那样也不行。黑格尔的哲学始终充满了否定与辩证。

感性确定性的发展

感性确定性的辩证发展不外是它的运动或者它的经验的简单历史,而感性确定性本身只不外是这个历史。因此朴素的意识总是进展到这一结果,进展到感性确定性里的真的东西,并且通过这种过程造成它的经验。

普遍经验

感性的这一个真理并不是普遍经验,它的反面才是普遍经验。肯定来源于否定。

真理

我指出我的感性确定性是这里,而这里又包含很多这里,换而言之,它是一个共相,于是我就把它看成是共相那样,这就是说,我不是在认识一个直接性的东西,而是在知觉。

知觉的开始

直接的确定性的真理是共相,而它本身想要认识到的是这一个。反之,知觉把它认识到的东西认作是普遍性的东西。